走出“庭院深深” 南京民国建筑群将原貌部分开放

中新网南京1月10日电 (记者 申冉)10日,记者从南京市两会上获悉,被誉为“一条颐和路,半部民国史”的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群,即将部分以原貌向公众开放,从昔日“

中新网南京1月10日电 (记者 申冉)10日,记者从南京市两会上获悉,被誉为“一条颐和路,半部民国史”的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群,即将部分以原貌向公众开放,从昔日“庭院深深”的“深闺”,融入现代都市生活,规划成为古都南京充满民国风情的浪漫旅游线。

10日,南京市长缪瑞林在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透露,2017年该市将实施颐和路历史街区等一批历史文化保护、展示与复兴工程。记者从南京市政协委员、规划局局长叶斌处获悉,该市今年的主要工程之一就是部分开放颐和路民国建筑群,打造一条南京的“巨鹿路”。

“正如民国建筑群密集的上海巨鹿路街区一样,南京颐和路也有着独特的历史风情,将以巨鹿路为目标进行适度开放和利用。”叶斌介绍,南京是目前国内保存民国时期建筑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颐和路街区的37.8万平方米区域内,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建筑就有200多幢。在上个世纪30年代,这里曾是政府要员、富商巨贾和社会名流、外交官员居住的聚集地,留下的都是中西式建筑的精品代表,被建筑界称为“万国建筑博物馆”。

“经过数十年的修缮保护,目前这些建筑群的状态是比较好的,甚至包括区域内街道本身的宽度和绿化,都完整保留了当年的风貌。但是由于产权复杂,导致真正开放的极为有限。”叶斌告诉记者,今年南京将大幅增加该区域的开放空间。“对街区内产权已经属于地方政府的民国建筑,进行搬迁、腾空。”

预计到今年年底,将会开放整个200多栋民国建筑中的20%左右。“以不破坏街区原有生态为原则,保留区域内的市民生活原貌,对于不开放的建筑会挂牌标识出是哪位名人的故居及其历史。同时,间隔开放一些老建筑,供游人和市民参观、休闲,以‘珠串’的形式串联起来,形成一条民国名人故居旅游线路。”叶斌说,希望民众走在这些街道间,既能触摸到历史,又能看到鲜活的城市生活,让“老古董”真正融入到城市“血脉”当中来。(完)

新闻频道

社会频道

财经频道